有这么一家城商行,在官网简介一栏对外表述说,“注册资本金300亿元,位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”。
这家城商行就是四川银行,诞生于2020年11月,至今已成立有3年半。若把A股、H股所有的已上市城商行放到一起看,其300亿元资本金已远超北京银行、中原银行、江苏银行、上海银行等一众头部城商行。
话说回来,北京银行、江苏银行、上海银行总资产规模已超3万亿元,中原银行也有1.35万亿元,就连川内的成都银行资产规模去年已破万亿了,“后继者”四川银行远不及它们,后续扩张无疑“重任在肩”。
据报道,4月2日,四川银行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明确表示“将力争全年资产规模突破4510亿元”。如此看来,其的确野心勃勃。
日前,四川银行发行2024年同业存单计划时对外披露了2023年财务数据,结合其过往数据,外界可进一步窥探其发展扩张轨迹。
去年,四川银行取得营收60.73亿元,同比增幅38.81%,较2022年同比增幅28.75%多了10个百分点的增速,仍低于2021年同比增幅55.94%。
图片
与央行持续降息降准的金融大趋势一样,四川银行近3年净息差也持续收窄,去年已降到1.86%。
2023年,四川银行取得净利13.21亿元,同比增幅42.2%,较2022年净利同比增幅52%收窄了近10个百分点,较2021年净利同比增幅76.8%大幅回落。
令人疑惑、费解的是,四川银行近期发行2024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披露的跟其2022年财报上的历年营收、利润等关键数据却有较大出入。
图片
来源:四川银行2022年报
不过,看四川银行成立以来3个完整的会计年度,其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了持续的较高增长,相较于已上市且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商行而言,“后生可畏”。
去年,四川银行的成本收入比45.33%,同比下降4.56个百分点,仍高于2021年。相较于已披露2023年财报的多家A城商行,比如郑州银行2023年成本收入比27.1%,青岛银行近35%,重庆银行27.23%,四川银行去年成本收入比仍偏高。
成本收入比持续偏高背后,应是四川银行持续高费用投入,虽对公司盈利空间有影响,但仍能推动营收、净利持续增长。实际上,这种也完全可以理解。
有文章曾分析说,中小银行若没有高的成本包括人员激励投入,根本无法与大行竞争,要从原有的垄断市场抢夺一块空间,要从原有的银行体系中吸引一批专业人才,不可能不加大投入。
“从长远看,随着银行的战略实施、范围经济效应的逐步释放、业务平台的综合利用,成本节约的效应将逐步得到体现,成本收入比有望转低。”
截至2023年底,四川银行总资产3365.83亿元,较2022年末2443.11亿元增加了37.77%,较2021年末直接快“翻倍”了。四川银行2024年度工作会说“跨越城商行‘规模经济’的基本边界”。
图片来源:密探财经
按今年总资产目标4510亿元,这意味着四川银行今年末规模增速要达到34%,在加大吸储规模之余,还要进一步扩张贷款投放规模。截至去年底,四川银行在川内共有11家分行,133个营业网点。
图片
同期末期货股票配资,四川银行不良贷款率1.4%,较上年末1.48%下降0.4个百分点,自2020年底不良贷款率2.14%以来持续下降,而拨备覆盖率320.03%,较上年末增加22.42个百分点。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张欣然)9月6日,在2024Inclusion.外滩大会银行理财金融科技论坛上,信银理财党委副书记、总裁董文赜以发展银行理财新质生产力为出发点,立足做好“数字金融”大文章,结合信银理财“数业技”融合的实践探索,及与网商银行的合作案例,解释了其对银行理财数字化转型的思考。 董文赜认为,理财公司诞生...
金融是国家经济的血脉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“积极发展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专业配资实盘,加强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、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。”厦门国际银行福州分行充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积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牢牢把握“诚实守信、以义取利、稳健审慎、守正创新、依法合规”...
为贯彻落实《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在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相关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兴业银行泸州分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工作,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主题开展金融科技宣传活动。 该行紧密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主题,在各营业网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,结合实际创新成果及惠民业务,使金融科技创...
(原标题:浦发银行海口分行获批任命徐江鹏为副行长) 2024年6月19日,来源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亚监管分局的消息,核准了徐江鹏在浦发银行三亚分行任职副行长的资格。根据《中国银保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》等相关规定,其应于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向分局报告,否则本批复将失效。 本文源自:金融界 ...
(原标题:【原创】年内已发7单不良ABS产品 平安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) 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除了积极运用多手段“补血”以外,积极处置不良资产也是银行增强自身风险防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。记者注意到,平安银行近期正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。 5月17日,平安银行发布橙益2024年第七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...
Powered by 七星配资-配资门户|网上配资门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